这几天,格力电器举报奥克斯空调部分型号存在参数虚标,给整个暖通行业扔了一个大瓜。
抛开这场争执的胜负,我们单就聊聊几个行业和消费者比较关系的话题:什么是能效比?空气源热泵行业有没有能效虚标的现象?能效虚标有哪些不良影响?面对可能存在的虚标,消费者有什么办法应对?
什么是空调能效?
空调能效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空调产品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率之间的比值。
目前,空调能效表达值主要有两种:能效比(COP)和综合能效指数(IPLV)。二者的区别,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空调的COP、EER、IPLV、NPLV、SEER和APF是啥意思?有啥区别?)。
无论是COP还是IPLV,他们的数值反映出不同产品的节能情况。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使用时能源转换效率越高,在一定时间内,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
1级产品最节能,5级最耗能。
空气源热泵行业有没有能效虚标的现象?
有,非主流国产品牌相对严重。
去年3月,《中国质量新闻网》发布消息:《山东质监局:3批次空气源热泵产品不合格》。这些批次中的产品都出现过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名义工况COPh等项目和标称不符的情况。
样册参数标注值与实际测试值,误差允许多少?
由于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生产工艺误差,空调能效的实际值与产品样册上的标注值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偏差。对此,国家标准规定:5%的偏差都是允许的。
而此次事件中,格力检测的奥克斯两台35G空调,用材和配置基本一样,但能效一个标注3.59(二级能效)、一个标注3.29(三级能效),这种差别本身是需要存疑的。
另外,奥克斯标称3.59的二级能效产品,格力实际测出来只有2.68,两者之间偏差已经达到25%,远远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这也是一个十分值得怀疑的地方。
能效虚标有什么危害?
(1)侵害消费者权益
在空调价格上,高能效比比低能效比贵。能效虚标,以低能效比的设备冒充高效能效比,消费者则是以高价买劣质产品。
另外,低能效比产品耗电量大,消费者购买使用后还要额外支付由此带来的电耗费用。就拿奥克斯标注二级能效3.59,实测为2.68。单从能效比算,都相差1个点。
(2)损害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当初国家设置能效,目的就是为了推进国家的环保节能的政策,通过非法的手段规避了这样的政策,让不达标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了,对国家的环保节能政策也造成了冲击和挑战。
(3)引发空调厂商间的恶性竞争
虚标技术参数,以次充好,造成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市场上有些产品卖的贵,有些卖那么便宜,如果是正常的定位和价格策略,那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有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规则,甚至是突破了市场竞争规则的底线,用“偷工减料”“能效虚标”来竞争的话,这就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那对于老老实实生产经营的企业,仅仅是因为坚持了“产品达标”这个最低要求,倒反在这个过程中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这就非常难办了。
消费者能否自行判断能效虚标?
基本没办法。
空调或者空气源热泵都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产品,一般的消费者只能够通过产品铭牌上面标称的一些数值来判断其能耗、功率等基本的信息,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消费者去把产品送到相关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然后再跟厂家之间去沟通去维权,这种可能性非常小,消费者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且这个中间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等等。
不过,有两个小细节可以帮你大致做出一些判断:
- 看产品样册或设备铭牌。拿额定制冷量除以额定功率,比值就是能效比,再与产品上标称的能效能级进行对照,看是否一样。
- 看机身标称的重量。一般来说,由于能效比越高,要求空调换热面积越大,效率才会越高。因此,相同制冷量的前提下,高能效比的空调设备,一般是比低能效比的大和重。
不过,最省心最靠谱的办法还是,宁愿多花一点钱,买年代久的、知名度高的、主流的大品牌。请记住:任何时候都是便宜没好货。图便宜,你就得承受可能存在的大风险。
最后,希望格力跟奥克斯这次争执,能给行业规范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带来益处。
发布者:水舒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ishushi.com/2019/06/13/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