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越来越低,北方地区已经进入采暖期。据预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整体不利,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较差,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今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京津冀污染治理成效更令人关注。在这场战役中,散煤污染点多面广,是治理的一大难点。
“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治理散煤。”前不久,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等多部门组成的散煤治理调研专家组,发布了《中国散煤治理调研报告(2017)》,提出“严”字当头的管理模式。
全国每年散煤消费量在7.5亿吨左右 京津冀散煤替代,区域PM2.5年均浓度可下降约8微克/立方米。
“散煤指电力和工业集中燃煤以外的散烧煤,包括小锅炉和小窑炉燃煤,以及居民生活和服务业分散使用的燃煤等。”调研报告课题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张强说。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炭集中利用率在60%左右,大量散煤被用作中小锅炉燃料及农村取暖。课题组通过调研,初步估算全国每年散煤消费量在7.5亿吨左右。张强介绍,在全国散煤利用中,民用散煤、工业小窑炉、工业小锅炉三分天下,其中农村采暖用煤约2亿吨,占散煤消费总量的27%。
散煤民用的核心区域为广大农村地区,包括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消费量约2亿吨,其中约90%用于冬季采暖。工业小窑炉散煤消费量约2.36亿吨,主要来自建筑、陶瓷、砖瓦等行业。全国35蒸吨及以下的小锅炉,消耗散煤约2.2亿吨。
“散煤通常是灰分、硫分含量高的劣质煤,燃烧时往往缺少脱硫、脱硝、除尘处理,直燃直排、点多面广,污染很严重,也难以监管。”张强说。
环保部曾对京津冀地区销售的散煤质量进行抽查,发现煤质超标普遍,北京超标率为22.2%,天津超标率为26.7%,河北唐山、廊坊等4个市平均超标率为37.5%。
研究显示,烧1吨散煤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电煤的10倍以上。散煤燃烧是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的重要原因,在某些城市部分时段,散煤污染排放甚至超过工业排放、机动车排放。
在大气污染重灾区京津冀地区,每年散煤消费量超过4000万吨,占区域煤炭使用总量的10%,但对污染物排放量的贡献超过50%。“京津冀地区,90%以上的散煤用于生活采暖,散煤燃烧对大气中PM2.5的年均贡献约为7.2—9.2微克/立方米。”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副主任雷宇说,民用采暖清洁化,是减轻燃煤污染的重要手段,如果这部分散煤燃烧的排放,能通过能源替代方式消化掉,可以让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8微克/立方米左右。
既要减污又要不增加经济负担 从源头上提升农村建筑、炉具能效,可节约替代能源30%
面对散煤污染,部委、地方纷纷拿出对策,清洁采暖行动持续推进。 截至目前,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多万户,替代燃煤1000多万吨,淘汰燃煤锅炉5万多台。京津保廊1万平方公里禁煤区基本建成。
多完成一些、加速提前完成,成了京津冀三地共同的目标。2016年,北京市规划完成400个村的煤改电任务,今年这一数字提高到522个,任务量提升30%,年内将实现城六区和南部平原地区基本 “无煤化”。天津全面排查,全市有121万户散煤用户,“清零”任务由3年改为2年完成,今年确保完成61万户;燃煤锅炉1.1万多台,除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或超低排放要求的,其他一律改燃关停。河北加快淘汰燃煤小锅炉,推动农村散煤治理,今年要完成134个县、180万户农村煤改电、煤改气。
据测算,煤改电的采暖成本约为散煤成本的4倍,煤改气所产生的成本稍低,但仍是使用散煤的2—3倍。煤改电、煤改气受电网改造、管道建设、能源价格等影响,推行离不开财政的支持。散煤替代工作总体平稳,但在个别地方,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首席专家李景明认为,要考虑到农村现实情况,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进行煤改电、煤改气。“一些地方以极端的方式,以气代煤、以电代煤,政府负担陡然增加,也增加农民负担,进而导致政策不可持续。在河北,有农民宁愿不要政府补贴,也要继续烧散煤。” 李景明说。
气、电相对散煤,价格还是要高一些,那么如何保证减污又不浪费?“实际上,现在农村很多采暖炉效率很低,住房气密性也比较差,能源浪费很严重。如果从源头上抓节能,改进气密性,再加上优质炉具,这两条就可以节约替代能源30%。”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说。
课题组的调研印证了杜祥琬的观点。全国采暖炉具市场容量约为1.86亿台,节能环保炉具使用率仅23%。北方地区传统炉具使用十分普遍,其中自制土灶热效率仅为12%左右。“华北、东北、西北产煤区的农村地区,可以根据当地使用煤种,配套专用节能环保炉具。在东北、西北、西南山区,可以配套专用低排放生物质炉具。” 张强说。
针对农村地区住房气密性比较差的问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表示,目前建筑节能国家强制性标准并没有覆盖农村住房,农村在建筑节能上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把农村建筑节能管起来。”
散煤治理模式需因地制宜 要从政策上保证清洁能源长效运行,环境效益长久发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污染防治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告诉记者,散煤治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严控散煤,大力推进清洁煤替代,淘汰落后的采暖炉具,有条件的地区初步开展集中供暖和清洁能源替代。在第二、第三阶段,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在北京等地逐步实现散煤完全替代。
一些地区发挥资源、技术优势,“无煤化”推进得有声有色。河北雄安新区的雄县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称号,全县约六成面积蕴藏地热资源,也是禁煤区。当地实施地热代煤供暖已有7年多,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用量近百万吨,已成为“无烟城”。
2016年,市场上的空气源热泵技术开始成熟。北京在农村地区,以空气源热泵为主、储能式电暖器为补充,推广采暖设备煤改电用户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去年新增空气源热泵用户15.1万户。目前,北京各区根据财力和老百姓意愿,逐步用空气源热泵替换直热式电暖器,预计到今年底全部完成替换工作,南部七区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地方政府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居民习惯,选择适宜的散煤治理模式。”张强说,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宜柴则柴,因地制宜。
“替代思路要广一点。”杜祥琬说,地热、工业余热、生物质能等,都可以考虑。
专家表示,考虑到农村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薄弱,暂不具备清洁能源替代的地区,可以采取优质煤替换、配套使用节能环保炉具等过渡性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从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压减散煤的情况看,最大制约还是投入问题。”徐伟说,地方政府拿到中央财政的钱,却掏不出自己配套的钱,社会融资的钱更难落实。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不了,只讲方向、讲原则,解决散煤污染只能是空中楼阁。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军玲表示,散煤替代要具有持续性,长期运行,电、燃气等成本问题都要考虑,要从政策上保证花了大力气改造的清洁能源能够长效运行下去,保证环境效益能够长久发挥。
发布者:水舒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ishushi.com/2017/12/20/246.html